万历二十一年,三袁来访。
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开创了明代文坛“公安派”。
当时沁水人刘东星上任湖广左布政使,适逢三袁与李贽一起到黄鹄矶游览,遂去拜访。
两人谈道论学,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后刘东星因为父丧,丁忧在家,于是让儿子刘用相前往麻城致问邀请李贽。
李老汉来到坪上村,一边跟人谈学论道,一边辅导刘用相等子弟读书。住了一年多。
恰逢梅国祯此时正巡抚大同、总督军务兼理钱粮,他便邀请李贽北上相会。
大同边关之地,李贽对军事起了兴趣,开始写作《孙子参同契》。
梅国祯称之为“集兵家之大成,得《孙子》之神解。”
李贽随后又去南京待了段时间,在焦竑帮助下出版了《藏书》。
当时士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坏人心,伤风化,天下之祸,不知所终。”
等李贽再回到湖北,原寄居地已被湖广监察御史烧成白地,“置诸从游者法。”
东林党人冯应京能拜服耶教门下,也参与过翻译《几何原本》,却不能容忍李贽。4
老冯在反对万历矿税的斗争中也算急先锋。后因事被逮捕,百姓“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
他在《舆地图叙》写“即如中国圣人之教,西士固未前闻,而其所传乾方先圣之书,吾亦未之前闻。乃兹交相发明,交相裨益。惟是六合一家,心心相印,故东渐西被不爽耳。”
嘎灯都能拜服,可李贽的“异端邪说”却不是谁都能接受。慕洋犬果然是祖传。
万历三十年,著名东林党人,当时还只是礼科给事中的张问达上疏弹劾李贽:
“李贽壮年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
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庵,拉鸡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于明劫人财,强搂妇女,同于禽兽……”
张问达弹劾的好。他后来官运亨通,天启年做到吏部尚书。后被弹劾,命追赃款白银十万两。
万历皇帝看过后当机立断,逮李贽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