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边吃边交待:“你们去山上弄些细竹子吧,手指头那么粗的就行。”
因为是在工棚吃饭,所以就像大食堂一样,楚清一说话,大家都听到了。
祥子替大家问道:“弄多少?干啥的?”
楚清也说不出来,只能说:“尽量多吧,另外,再多织些渔网。”
“东家,渔网卖不出价钱!”有工人喊道。
渔网这东西,渔民们都是就地取材,自己织网用,没谁专门去买。
工人这么说,完全是为楚清考虑,有钱人未必懂这些,到时候卖不出,也没钱赚哪。
“嗯,你们就干吧,越多越好,我卖北方去,那边麻少。”楚清对付着答,“砍细竹子,要丈把长的,用网子做个兜兜挂上,做成捞鱼的抄子那样,网子织得密实些,要能捉小河虾的才行。”
小河虾跟蝗虫差不多大。
因为笋子想到竹子,楚清有了点思路,蝗虫这东西会飞,飞高了鸡鸭也够不着,总得靠人去捕。
弄些抄子,渔网,好歹也能捕住不少蝗虫。
山上有的是竹子和苎麻,成本低。
“你们手里的订单要是不急,就先干这个,不行就再招些人。”楚清对工头说道。
“哎,知道了,东家!”工头一叠声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