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大火煮开后,谢明珠打开昨晚做的酸菜缸,舀了一些酸水,倒进豆浆锅里。
没一会儿,豆浆就变成絮状的豆花。
谢明珠用一个竹篓隔着豆花,舀出里面的清水,搁到一个干净的木桶里。
清水舀完后,谢明珠又往竹篓里放了一块纱布,再把豆花舀到纱布里盖好,上面压上一块干净的鹅卵石。
豆花做好后,她又将做好的肉倒放在碗里,一片一片的码好,最上面放了一小撮捏干水份的酸菜。
其实用梅干菜会更好一些,但是,这会还没有梅干菜,谢明珠也没有想去强国商城里买。
她也担忧万一太傅问起来,她说不出来源,反而不美。
蒸扣肉的时候,谢明珠又把煮好的肉,捞了起来,切成薄片。
炒回锅肉,没有辣椒就没有灵魂,谢明珠便想要把肉晾凉,做成蒜泥白肉。
姜的姜汁,也有点点的辣味,再加上花椒粉的麻味映衬的,也会另有一番风味。
至于之前晾晒的黄瓜条,谢明珠就是直接用盐加糖给渍着。
真是简单的做法,就越是能凸现出食物本身的味道。
嬷嬷把鱼处理好了,谢明珠看了一眼日头,便开始起锅做饭。
米饭不用谢明珠动手,谢明珠目前也只需要做酸菜豆花鱼。
铁锅洗净,小火烘干铁锅里的水份,倒了一些油下去,再小火慢慢的煸出姜、葱、蒜的香味。
再放入鱼,小火慢慢的煎着。
煎至表面酥脆,放入一勺黄豆酱,谢明珠之前查看了一下,这个灶房里,是有大豆酱的。
虽说黄豆酱不像后世的酱油,却也算是后世酱油的雏形。
谢明珠将之前做豆花的酸水倒了一些进去,又捏了一些酸菜,放上盐,小火慢慢地炖着。
空气里,没一会儿,就飘出一股酸酸的气味。
在炖鱼时,谢明珠也没有闲着,而是拌起了蒜泥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