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子无法击中原子核的话,链式反应就不会产生,铀235根本就不会爆炸。”“所以在核弹中,如果让链式反应顺利的进行是引爆核弹的关键因素。”
“解决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办法是安排步骤足够多的足球,让它们紧密排列,这样‘中子灰尘’一路往前飞,总有一个‘原子核芝麻’会被击中。”
“这一点其实也就是铀235本身的临界质量。”
“小于临界质量意味着足球场不够多,大部分中子打不中原子核就飞到铀块外面了,反应无法倍增,铀块就只会发热不会爆炸。”
“而大于临界质量,灰尘就会不断击中芝麻,能量迅速倍增,产生核爆。”
“铀235的临界质量是48千克。’
“如果你能提炼出来足够多的铀235,切记不要将它们都堆到一起。”
“如果堆放在一起的铀235质量超过了48kg的话,你将体验一场剧烈的核反应。’
“我之前提炼出来足够的铀235后,将其分成小块分别存放,就是为了防止铀235因为超过临界质量而自行产生链式反应。’
“而另一个方法就是制造足够多的中子或者截留中子了。
“中子反射层就是截留中子的。
“它包裹在铀235外面,全面覆盖,这样一来,即便是中子在穿越铀235的过程中没有撞到任何一颗中子,那么它也会被外围的中子反射层反射回来,重新进入铀235里面。’
“这个过程就像是打台球一样,中子就是一颗几乎有着无线动能的台球,只要台球(中子)没落袋(和原子核反应),那么它就会一直在球场上运动,直到最终撞到桌上的其他台球或者落袋。”
闻言,直播间里面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也就说我只需要提炼出来足够的铀235,然后放一起它自己就能爆炸?]
[可以这样说,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铀,而且这种模式应该不会爆炸,或者说爆炸的威力很小,只会放出大量的辐射。]
[我记得以前教科书上好像写了一个科学家徒手掰开原子弹的事迹,叫什么来着?]
[枫叶国的著名的物理学家斯罗达博士,不是掰开原子弹,而是分离了两块正在实验用的铀块,但也因此受到了高剂量的致命辐射,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去世了。]
[所以,科学家告诉了我们徒手掰开原子弹是错误操作,大家不要学q(*0)]
[你tm掰我原子弹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