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此为宰相

作者:黑火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古往今来,不管是多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轻易的去动税法。然而晚唐以来,乃至于梁唐晋汉,这走马灯一样的权力更迭,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个税法是有问题的么?不改税法,谈何长治久安。”

“改动税法,是找死,不改税法,是等死,两难的抉择啊,所以先帝不去动税法的根基在我看来确实也是人之常情,但要说英雄,那就不太相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大炮觉得赵匡胤其实真的比柴荣要英雄了得的多。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篡位成功唯一的原因就是小皇帝年岁太小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而赵宋江山之所以能够延绵得还算长远,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赵匡义接班的时候已经成年。

其实哪有那么容易啊。

五代十国的历史和此前的晚唐历史都是连着的,这再算上晚唐,来来回回的都换了多少个皇帝了,晚唐时国祚虽然没改,但所谓的大唐天子和倭国天皇其实又能有多大区别?

退一万步来讲,人家小皇帝就算真的是孤儿寡母,当时人家的外公符彦卿不是还活着呢么,不还是乖乖的又嫁了个女儿给赵匡义么?

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赵宋俩皇帝相比于前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是真的敢去改税基,改大政,敢创新,甚至赵二虽然是个混账王八犊子,但他的政治手腕和政治魄力,也是极其不错的。

整体上虽然还是两税法的基础,而且也不乏许多矫枉过正,导致强宋变弱宋的地方,但此亦不失英雄之处,甚至整个北宋到了中后期,每个皇帝都在琢磨变法,也敢琢磨变法。

虽然确实是没改明白就是了。

相比之下,朱元璋的魄力反而稍微要小一些,明朝初年时的税政之策,其实反而是有点奔着隋唐租庸调去了,给改回去了,生生也掐死了中华文明的资本主义萌芽。

当然,改革税政从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近现代以来大家之所以敢瞎改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全球信息交流变得简单,大家你抄我我抄你,互相借鉴互相进步而已。

而即便是如此,比如现代社会中某些房子有关的税改,也是空喊了十几年,大炮上辈子人在初中的时候就听说要改这个,一直到他毕业参加工作生儿育女又穿越过来之前,也没见靴子落地。

而说到这,刘大炮的话锋紧跟着便是一转道:“其实今天想与相公您谈的,也是如此,据我所知,去年扬州全城连带着附属的八个县一共为朝廷纳税,应该是一千九百多万贯。”

“我想跟您打个商量,您让三司把扬州税赋包给我如何?明年,我保证至少给您缴纳两千五百万贯的税款,但是多出来的,您别要。而且未来十年之内,每年我都在此基础上增加15%的税款,做不到,请斩吾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