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友说的也没错,其实这样的画面是很常见的。”
“就如同我之前提到的那些,因为害怕自己的身份让自己的孩子困扰,所以即便去学校看望子女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见面的父母,这些画面就和记忆片段之中的画面是那么的像。”
“而曾经的我,在放学的时候看见过这样的场景。”
“当时我的成绩很好,初中被保送到了全市的一所重点高中。”
“上了高中之后成为了一位走读生。”
“其实我的家境并不算很好,家也并不在学校周围。”
“所以按理说住读生应该更省钱一点,可是我的家庭穷的连住宿的费用都交不起。”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我的父亲就陪着我一起来到市中心。”
“他就找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让我和他一起住在员工宿舍之中。”
“而因为他工作的原因,我也觉得我这么大了不需要家中接送,所以每天我都是自己放学坐公交车回家。”
说到这里后。
周围的一些嘉宾便有些诧异的望向了正在说话的这位教授。
因为这位教授他们是知道的。
他的穿着一向都很得体,行为举止也非常的优雅。
所以他们便觉得这位教授应该是那种有钱的人家才能教育出来的孩子。
他们也都下意识的认为这个教授出生的家庭应该是那种非常富裕的家庭。
否则也不可能培养出因为像他这样的教授。
所以他们才听到这位教授说起自己曾经的经历时他们才会显得有些惊讶。
而那位教授也并没有在意周围那些人投来的目光,他继续说了下去:“那天我和往常一样放学。”
“其实每次放学的时候我都并没有期待我的父亲出现在校门口,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其中一个方面是,因为我觉得我这么大了,本来就不应该再让自己的父母来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