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十七章:九天玄女现踪迹

作者:游走危险边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方百花暗中嘀咕,方腊却笑而不语。

谁不知道,包拯和文彦博是儿女亲家,次子包绶之妻张氏早逝后,续弦再娶文彦博的女儿为妻。

而根据方腊暗中派遣明教教徒,到合肥调查的结果,包道乙此人乃是包绶的嫡系之后。

他自不会像妹妹方百花那样,故意提起包道乙的身世,让对方觉得挂不住脸。

包道乙见方腊神色自若,对于自己的托辞,一副毫无芥蒂模样,顿时暗觉心安。

于是轻笑一声,把自己所知有关王则的事迹,一一向方腊,方百花两人道出。

王则此人本来是涿州(河北涿县)人,因为灾荒落到贝州(河北清河西北),不得不卖身为牧羊人。

后来投奔到宣毅军,因为战功逐渐升为军中小校,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弥勒教。

他生性狡黠,擅于钻营,又有军官的身份,在弥勒教中的地位,和其他普通的教众自然大不相同。

王则利用军官身份的便利性,为自己在弥勒教中谋私,得到了其他教众的拥戴。

随着他在弥勒教中的地位节节拔高,接触到弥勒教的隐秘,先后习得五龙,滴泪等经。

王则苦读弥勒教的诸多经典后,尤其对于“弥勒降世”的传闻,倾注了最大的兴趣。

他利用“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的传说,传布着变革世道的舆论,不断拉拢德州,齐州等地的驻扎士兵,同时又和当地的农民取得了联系。

随着王则在弥勒教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最后得到了弥勒教教徒的一致推举,成为当地弥勒教的教主。

他素有雄心,成为弥勒教的教主后,更是做了多方面的部署,准备在庆历八年(1048年)新正元旦,乘官吏们庆贺新年的时候,各地同时起兵,攻取河北。

结果却和太平道的前辈张角三兄弟一样,还没有真正起事,计划事前就被泄露。

于是和张角同样,仓促之下,在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冬至节的时候,州官们去天庆观拜谒,率领士兵和弥勒教教徒打开兵库,夺得武器。

同时打开监狱,释放囚犯,引发贝州城内混乱,趁机又逮捕了贝州知州张得一。

占领贝州后,王则自称“东平郡王”,建国号安阳,以州吏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

方百花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扑哧一笑,打趣道,“这位弥勒教教主的前辈,怎么取这么一个不吉利的名号?”

“难怪最后会败在朝廷官军的手下,我说大哥,等到我们明教起事之后,一定要取个吉利的名号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