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毛有真假 知县发横财

作者:汪衍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第二天,张爷便雇了两辆马车来,把铺子里的陈货及货柜全部都搬上去,直忙了一个大上午,才会部装完。

曾国藩让张爷、国华、江贵及三名伙计都分坐到两辆车上,先把东西拉进家里再作计议。国华考虑到大哥虽是丁忧的人,但毕竟是做过朝廷的大员,坐在马车上,有伤大雅,也有损曾家的外在形像,还是单雇轿子比较合适。

曾国藩笑了笑没有言语。

见马车走远,曾国藩这才对萧孚泗、南家三哥、王荆七三人道:“我们也走吧

萧孚泗道:“叔啊,与其到城外雇轿子,还不如现在就雇,脚钱差不多的——三哥呀,我保护叔叔,你去雇轿子吧。”

南家三哥正要走,曾国藩笑着却道:“荷叶塘到城关三、五十里的路程,我们就算慢悠悠地走,也走不上一天啊——我已经想好,我们今天哪,就走回家去。”

王荆七道:“大少爷呀,别说三、五十里,就算三、五百里,我和三哥、孚泗都走得。可您老是坐惯轿子的人,怎么能行啊!”

曾国藩边走边答道:“我进京前,哪次来城关拜见学里师宪不是走啊?——十几年前走得,现在就走不得?”

几个人边走边聊,很快便出了城门。

走在乡间的土路上,见到路两旁田里务农的庄户人,曾国藩顿觉心情顺畅了许多。湖南因为人多地少,所以庄与庄、村与村、里甲之间离得都很近,湘乡更密。

湘人性野,性烈,但却好客,有侠肝义胆的古风。

曾国藩想起进京前,每回从县城往回走时,一旦遇到了雨天,他无论走到哪个庄,只要说一声是求学的相公,再穷的人家,也能拿出最好的吃食来款待;雨停后,还要送你一程,嘱你下次路过一定进来。三湘的贫困是湖南首屈一指的,读书人在湘乡尤其让人高看。

曾国藩走得口渴,便走进路边的一户人家,想讨碗水喝。

曾国藩走进院子,见一个老婆婆正弯着腰在院子里纺线,抬头见曾国藩走进来,手并没有停下,口里却用方言问:“客要嘛嘎?”

曾国藩到了近前才道:“烦婆婆的驾,口渴了想讨碗水喝。不知是否方便?”

老婆婆就站起身,竟直走进屋里,很快捧出一瓢水来。

曾国藩接过瓢喝了两口,道一声:“谢了!”把瓢递过去。

婆婆接过瓢,却问:“饿吗?锅屋里还有一个菜团子呢!”

曾国藩只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边走边在心里感叹:“千变万化,千改万改,只这乡风不改啊!

傍晚时分,曾国藩等人才走到荷叶塘的村头。

曾国藩走了一天,走得两腿沉重,浑身的汗冒个不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