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省城被围困 侍郎遇险情

作者:汪衍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亮基先向曾国藩简单介绍了一下与太平军交战的经过,又谈了长沙被围时,琦善是如何见死不救的。张亮基在信中恳求曾国藩,万莫辜负朝廷的一番圣恩,为长沙为湖南,尽早到省城任所视事。张亮基在信中一再声称:团练大臣的办事衙门已收拾一新,只等开印启用。信的后面,张亮基又向曾国藩保证:只要曾国藩赶到长沙,湖南巡抚衙门即着藩司先支文银十万两,以作办团资用。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矣!仿佛曾国藩早一天到长沙,长沙便早一天有了保障。

曾国藩透过纸背,看到了张亮基那双焦灼的目光和一颗惴惴之心。

曾国藩知道,长沙原本兵单,琦善又见死不救,张亮基现在是千难万难。

曾国藩收到张亮基信时,恰巧是十七日晨。当天用过早饭,曾国藩按计划带着弟弟们到祖父母及母亲的坟前拜别、祭奠。

摆上供果,望着母亲坟茔上未干的新土,曾国藩放声大哭。弟弟妹妹们也都热泪横流,呼天抢地。

从坟地回来,萧孚泗与李臣典正在门首遥望,已是等得不耐烦。

萧孚泗兴高采烈,李臣典也是打扮整齐。两个人的背上都背着大砍刀,腰里都扎着练功带子,打扮得跟个老江湖似的。

周升与王荆七也都收拾得利利落落,正在往轿里搬曾国藩要读的书。曾府的下人们也都在院子里忙东忙西。

曾国藩进府,先到爹的房里,和爹谈了几句话,叮嘱爹注意冷暧。然后才更换了件衣服,向夫人玉英和家人一一话别。

国华带着国荃、国葆及南家三哥把大哥送到城关码头才回。

湘乡县衙门已经提前一天预备了一只商船,又照宪命,拨了十名公差护送。

朱孙诒和罗泽南、刘蓉、郭嵩焘在舱里又陪着曾国藩谈了一个时辰的话,这才离去。

曾国藩把送行的人送上岸,便让国潢同着船家上下检查一番,然后起锚,时候已是傍晚。

是日逆风,船行不速,船夫摇浆也颇吃力。

曾国藩坐在舱里,听着呜呀呜呀的橹声,一时心潮起伏,想起了许多陈年老事。

他记得第一次乘船去长沙岳麓书院求学,是爹和二叔骥云送得他。他扶着船舷看水,二叔不放心,一路用手抓着他的胳膊,惟恐一个不小心翻进水去。他那时觉着爹颇畏缩怕事,二叔也甚为啰唆聒噪。因为爹和他讲了一路的人伦道德,二叔在他的身后跟了他一路,一步也不肯离开。真真把他烦得不行。后来听说,这是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交代给两个儿子的任务。两个人都完成得很好,独曾国藩烦闷了一路。

渐渐地,送他的任务移交到弟弟们的身上,他少了烦闷却多了空落。

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曾国藩每次想起,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国潢这时走进舱来,小声问道:“大哥是否饥饿?要不要让荆七煮碗汤来?”

“好!”曾国藩边往外走边道:“我到甲板上活动活动腿脚,汤好后叫我。”

国潢答应一声,到外厢去找荆七和船家商量煮汤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