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帝悼师傅 守城靠菩萨

作者:汪衍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恭亲王奕訢却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应道:“本王以为,下断言还为时过早!就看曾涤生他自已的造化了——咳!咱这大清啊!”

咸丰为了表彰自已的恩师的功勋,竟然别出心裁下了道“著各省旗、绿营及文武百官举哀三天”的圣谕,自认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万没想到,却给太平天国造成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武昌的太平军见周围的官军忽然停止了演练,并且银装素裹,满营着孝,以为是大清国的皇上呜呼了,就急派出奸细四处去打探。得到确切的消息却是:皇上的老师名叫杜受田的清妖头死了!

当时,镇守武昌的最高军事长官是一名师帅叫萧朝江的,据说是萧朝贵的一个同族兄弟,生得浑身乌黑,曾经烧得一手好炭,也能闭起眼睛跳几脚神,是翼王石达开帐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当下得到闻报,立时大喜,也顾不得去和王爷们商议,便自作主张,要做成这一件大功劳。

当日早饭后,偏巧又下了一场毛毛细雨,满天都是乌蒙蒙的云彩。这师帅兀自点了自已的一万人马,分乘到二十几只大船上。

依着以往惯例,出发前先念了咒语,这自然是师帅临时胡诌的,又赏每位天兵天将一口圣露水,据说喝了以后便可以刀枪不入的。

这些人马走到半路,中途弃舟登岸,当先遇见楚勇江忠源部人马。江忠源当时身边虽只有六百人马,见了这一万太平军,倒也不惧,竟然就好一顿厮杀,又着了人骑快马去长沙城报信。

厮杀了一阵,终归人少势单,便有些招架不住。江忠源无奈,只好着人将队伍散开,撤到长沙城西面的一座土山上,暂避锋芒。

江忠源虽然奋力抵挡终归没有拦住,但却给长沙的守军创造了时间。待大股太平军扑来时,湖南的提标中军和抚标中军已是四门摆了个整齐。

鲍起豹骑在马上,手里举着个木刻的小菩萨,一遍遍地和下属讲“本提手里的木菩萨是极灵的,最能对付长毛的邪魔歪道。”

张亮基也坐在城头,口里一遍遍地念佛。

太平军架起云梯便攻城,官兵便在城头往下投掷火把、石块、铁疙瘩;火枪、火炮也是城上城下地往来穿梭般打。

左宗棠刚由乡下赶回城里,偏又赶上太平军夺城。他守在张亮基的身边,见城下黑压压地太平军,不由道:“制军哪,我看今日长毛势要夺我们的长沙呀!”

张亮基双手合十道:“季高,本部堂已向琦善发了求援函。他的几千人马若能在背后一打,估计长毛还奈何不了长沙——就怕琦善这个狗杂种,和上回一样,坐山观虎斗啊!”

左宗棠道:“制军如何此时还指望琦善来救?让团练也上城头吧!晚了,怕就来不及了!团练演练日短,还不能单独战哪!”

张亮基道:“你不说,我倒忘了。我已着人去发审局传话了,真他娘的奇怪,怎么团练一个没到?曾侍郎如何也不见影子?别是——”

左宗棠道:“曾涤生肯定不是临阵逃脱的人,这里定有情由!我去发审局看看去!”

张亮基急道:“你此时如何能离得开?鲍军门在做什么?”

左宗棠道:“鲍军门正带着一部人马,在东西两门,拿着个木菩萨替制军守城呢!喊叫蛮欢,跟个鸭子似的。”

张亮基气愤愤地说道:“东西两门没有人攻城,守它又怎的!这个鲍起豹,本部堂定要重重参他!——来人,传本部堂的话,着鲍军门立即带人到南门来!若敢迟疑,定当严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