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朱英现在捅破这层窗户纸。
练子宁涨红了脸,想了无数办法,可驳不到朱英的论据。
毕竟这稻种是实打实的放在面前,他也知道这是何等的功绩,若是能在圣上的推广下,不出三年,大明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丰产。
那朱英的名字,注定是震古烁今,这时代的读书人,都会被他压一头。
但要不说,他还是读书人么?
“公子所言,乃天地至理,万事万物皆有其缘法,这乃数千年前上古先贤便有的至理,三皇五帝,有神农尝百草,方有天下食粮,有黄帝内经,才有医术,嫘祖织蚕丝,方有今日衣冠之华美。”
“我等生于天地之间,若不研读经书要义,岂能知人理,敛其华!公子今日能研究出这丰产稻种,不也是在历代无数的经学讲义中悟出来的么?”
好家伙,朱英没想到碰到了起源论的高手了。
杂交水稻这东西,说白了要有深厚学识功底是不错,但更多是需要实践操作。
靠现今大明的知识储备,能整明白这些?
但朱英没心情跟练子宁掰扯了,毕竟是老黄在朝中好友,不能得罪。
所以朱英只是淡淡一笑道:“神州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典藏书籍自然是极好的,但我就说一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朱元璋坐在一旁,再也无法安稳的靠着椅子上,坐直了腰身,嘴里念叨着这句话,越念越觉得有道理。
他为大明皇帝,坐拥神州社稷,世间仅有一人能明白他初心未改。
他朱元璋,不,他朱重八,自幼家贫,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更是为了征收粮税活活逼死了父母,众多兄长也被饿死。
年幼的他就生出一个愿望。
他要吃饱穿暖家庭美满。
有了这愿望,之后人世间如此多的苦难都没毁了他的心志。
压迫的久了,连出家人都养不起闲人,走投无路只能参加红巾军造反,等造反念头通达后,他内心那个愿望更加强烈。
等他掌控了天下,也是这愿望,让他对贪墨之风下雷霆手段,对黎民百姓千般好万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