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没有发田的外拱卫营兵和其家属,还有普通军户的数量,一共是二百九十四万六千八百余人。”
“从各地黄册所查到的纸面军屯田是一千二百四十六万九千六百余亩。”
“加上北直隶的军屯田,纸面军屯田是二千一百五十五万七千余亩。”
“按照营兵入伍者发十亩,家属一人四亩来看,外二十八拱卫营需要发参军田八十五万亩,军属发二百零六万四千余亩。”
“剩下还有一千八百六十四万三千余亩军屯田,记了人头的军户有二百四十一万多人。”
陆文昭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而朱由检听到后微微颔首,随后道:
“山西的军屯田数量很多,这倒是对缓解百姓的压力有着帮助。”
“先前只有顺天和永平的时候,耕地不足,因此只能满足十六卫军和十二拱卫营。”
“现在看来、山西倒是可以像南场一样,给百姓发田了。”
说罢、朱由检开口道:
“军户的百姓,取消军籍,归入民籍,山西所留守的外二十八拱卫营亲属,已经在北直隶的,就安置到北直隶南部的军屯田发田。”
“没有在北直隶的,就在山西发军屯田。”
“普通百姓和军户百姓,按人头一人发三亩田,参军者发军田十亩给其家属,家属按人头,不分男女,一人四亩。”
朱由检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发田政策,不过这次多了普通百姓。
这也是军屯田富裕后能做出最大的惠民举动。
按照政策来发田,军户和普通百姓都能按人头得到三亩田,所能惠及的百姓就是六百二十多万人。
仅仅这一个举动,就福泽了山西一半的百姓。
当然、朱由检还可以选择一人一亩的发放方式,让整个山西的百姓都得到田亩。
但问题是,如果一人一亩发了田,那么等于将百姓定死在了山西,而且需要将大部分百姓都迁移到军屯田的位置。
这样的政策,或许百姓会高兴,但费时费力不说,还会让朱由检日后移民东北的计划破灭。
山西和北直隶的百姓,纸面不过八百万人,但实际上可能要翻二到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