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丁香花不堪翦佩,所以茉莉花更讨京城百姓喜欢,甚至从天启三年开始,雅客以茉莉点茶,妇人以茉莉耀首。
全年任何季节,京城商场上都有鲜花出售。鲜花点缀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起万历年间那种虚假的繁荣,天启年间的繁荣显得更加健康、真实……
坐在马车上围观集市的朱由检关上了窗户,旁边的陆文昭却疑惑道:“殿下不再看看吗?”
“已经看过了,百姓生活的如何,眼睛一看便知。”朱由检摇了摇头,并感叹道:
“这天下文官数万,万历年间对民生上不通报,而到了近些年,却开始了揽工,将朝廷的政策当成了自己的功绩。”
“虽然有些惹人厌烦,但不也说明了,百姓生活还算不错吗?”
“确实不错……”陆文昭微微颔首,也用自己了解的情况说道:
“当年卑职还是总旗官时,百姓见了锦衣卫往往痛骂,背地里也对朝廷官员暗吐口水,将衣冠禽兽视为贬义……”
“只是到了近些年,朝廷大量发放田亩,拨官帑扶持百姓迁移,这些东西百姓都看在眼里,骂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眼下骂的最多的,还是盐茶太贵。”
陆文昭说出了大部分百姓厌烦的一点,那就是随着两司设立,盐茶国营后百姓开始不舒服的地方。
尽管对于眼下大明朝的百姓来说,每户五口之家的百姓,一年在盐茶上只需要花费二百文左右,而他们仅仅耕地收入就在八九两,多者十余两。
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觉得这点盐茶钱不多才对。
但他们毕竟经历过私盐泛滥,每斤私盐五六文钱的时期,自然对价格从十二文到二十四文不等的官盐价格不满。
朱由检十分理解,但也知道不这么做的话,国内经济运转是很难由朝廷主导的。
在当下的环境下,大明朝必须先撑过去,才能更好的惠利百姓。
欧洲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导致了东西方远洋贸易数额开始减少,大明的关税也会随着三十年战争的加剧而逐年降低。
这是一个经济上的低谷,却是一个扩张上的机会。
正如此次大明朝入驻锡兰岛,岛上的葡萄牙人和其他诸国官员、商人纷纷退往天竺就能看出。
整个欧洲,二十几个国家参与的三十年战争,不断地在牵制着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