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天启之治

作者:北城二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远东衰落的力量注定难以补充。

比如荷兰和西班牙两国,当初和明军交战失败后,他们的兵力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势头反而不如葡萄牙和英国、法国大。

不过这种势头也会很快随着海外诸藩就藩而发生改变。

十七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注定是沿海国家吊打内陆国家的时候。

大明诸藩只要占据了沿海,在大明的不断给养下,内陆国都会慢慢被消灭。

这实际上和清朝为什么能向内陆开拓那么多土地是一个问题。

海权兴起的时代,海权国家必然要比内陆国家更早的接触世界和各国火器。

准噶尔这样的内陆国家,连三十门二十四磅炮都拉不出来,被剿灭才是正常的。

哪怕大明没了,换了一个汉人王朝,即便不会向西开拓疆土,也会击垮准噶尔。

说到底准噶尔的巅峰时期,也不过五六十万人,六万常备兵力罢了,其中装备火器的兵力在两万多人左右,最重型火器不过是二十门十俄磅的臼炮。

因此朱由检都懒得去管眼下的瓦剌和准噶尔,哪怕准噶尔和历史上一样吞并了瓦剌诸部,朱由检也不会放在心上。

打一个准噶尔对于大明来说确实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眼下大明军中十斤(十二磅)炮的数量已经突破到了六千门。

二十斤炮的数量,仅算陆军,更是达到了一千四百门。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近三万门的五斤炮,而仅仅北军都督府的火炮数量就有六千门之多。

如果准噶尔敢入侵,都不用朱由检、甚至都不用满桂开口,河西的梅之焕和李如柏、李如桢就能御敌于嘉峪关的戈壁滩外。

海权时代,打内陆国没什么值得吹嘘的,朱由检更注重中南半岛和天竺。

想到这里、他对马车前面驾车的孙守法开口道:“走吧、去军备院。”

“是……”孙守法瓮声回应,而朱由检也靠在马车上,开始假寐了起来。

近些天他倒是安稳了不少,休息的时间也随着朱由校慢慢处理奏疏而变得多了起来。

不过那些朱由检一个时辰就能全部解决的奏疏,放到朱由校手上却要三个时辰才能处理完毕。

两人站的角度不同,朱由检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法则,便是以百姓为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