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宇文泰怎么垒土山,始终高不过迎面的城楼。
宇文泰涵养到底要比贺六浑好,历史上某人对此气急败坏,无能狂怒地对韦孝宽高喊:
‘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结局却是埋葬七八万将士后,灰溜溜退回晋阳。
宇文泰见城楼缚木,也不再垒土,只在越过城墙许多后,便准备在土山上架设投石机攻城。
他能把投石机搭在土山,王思政却没不能把旋风炮搬上缚木而成的城楼。
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法子,王思政制造大量短矛以火油浸泡,随后命人居高临下往土山投掷,再用火箭引燃,一时间烧毁大量正在搭设的攻城器械。
熏得土山上的西魏士卒灰头土脸。
宇文泰却又继续垒起了土山,以做迷惑。
但被王思政借此瞧出了端倪。
城楼缚木远比垒土山容易,如今已经被证实垒土山这一做法行不通,宇文泰为何还要执着于此?
必然是要隐藏其余意图。
垒土山,挖土,挖土,地道!
稍作联想,王思政便察觉到了宇文泰的意图。
挖掘地道最难的是挖出来的土该如何避人耳目,不被发觉。
没有比垒土山更合适的方法了,混杂在民夫们由附近挖来的黄土,任谁也发觉不了。
高澄将宇文泰当作大敌,王思政相信他的眼光,不敢轻视。
因此,他不认为宇文泰会出这种昏招,必然是挖掘地道无疑。
地道战不是一个陌生词汇,高欢、高澄两父子都有使用过。
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送士兵进城夺门,而是掏空城墙下的土壤,先以木桩支撑,之后再在地道中放火,烧毁木桩,以此达到城墙塌毁的目的。
高欢攻邺城,高澄打南荆州安昌城,手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