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当年安昌城的城墙崩塌,就是王思政主持修缮,他也常常思考若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略有所得。
如今宇文泰掘地而进,不管他说是要运兵进城夺营,还是要掏空城墙地基,王思政都有办法应对。
他当即命人沿城挖掘堑壕,以此截击地道,分派将士守堑,城外地道一旦挖透堑壕,有西魏将士露头,立即截杀。
同时为了防备西魏于地道伏兵,也准备了风箱与柴火,打算守在各条地道口放火烧烟,熏死里面的关西老鼠。
宇文泰前后忙活将近一个月,徒劳无功。
将士伤亡倒不多,但大量的土木作业让民夫与辅兵们精疲力竭。
不等麾下将领来劝,宇文泰已经决意罢兵。
再在玉璧城外折腾下去,真要影响秋收了。
宇文泰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派遣将士在玉璧周边劫掠一番后,退兵而走。
对于饥荒了一年多的西魏来说,这场秋收无比关键。
高欢针对这场秋收有没有动作,答案是并没有。
历史上,高欢沙苑大败,宇文泰于公元537年十月,东出攻占河南西部、三荆以及蒲坂等地。
直至公元538年七月,高欢才率军南下,在河桥之战中,虽然丢了高敖曹,被西魏阵斩一万五,赴河而死数万,但终究是将宇文泰赶回了关中。
高欢硬生生看宇文泰在河南西部补给了大半年才出兵,自有他的苦衷。
一场大败之后,将士们的士气与信心恢复都不是一朝一夕。
高欢在关东河南作战尚且需要休整大半年。
如今距离西征失败才半年,又哪敢再往关西。
但他自己不愿走,不妨碍在得知宇文泰退兵后,命窦泰领军两万入驻玉璧,给予对方压力。
不过宇文泰早就看透了贺六浑如今色厉内荏的本质,笃定玉璧守军不敢南下。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窦泰在玉璧吃了一段时间风沙,便领兵回了蒲坂。
但第一次玉璧之战终究是宇文泰为了秋收,抱憾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