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黄淮患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西南,各族杂居,难成大事。改土归流,皆为小乱,汉人与小族难以站在一起。”

“南方,土客之争,自明就有。只是朝廷开放海禁,出海谋生者多矣,公子一心经略南洋,若南洋定,此地亦无大患。”

“故而,若真有天下震动的大乱,本朝若乱,必起于淮上。”

“不过,只看淮上,倒也没什么。毕竟,淮上乱,也是最容易平息的。”

“只是淮上一乱,朝廷调动镇压,别处压制不足,是故淮上乱,最可能为天下乱之首;但最终让天下崩坏的,却又最不可能是淮上。”

康不怠对千年历史中的起义,比刘钰研究的透彻,尤其是苏鲁皖豫地区的情况,更是以史为鉴。

“淮上若乱,南下是江南。江南富庶,必不跟从,此其一也。”

“淮上自宋之后,黄河改道,水网纵横,又被运河、黄河分割为小块。京畿地区有重兵,北上不能,南下不能。但是,朝廷想要深入平定,只怕也难。多半要沿河布防,借助运河、黄河等诸多水道,就能将淮上之乱困于淮上。”

“闪转腾挪的空间太小,淮上起事,必为王先驱。”

“然而,困于淮上,则运河截断,南北分隔。”

“南北分隔,朝廷欲要控制南方,海军则为朝廷第一要务,海运之事则可成。尤其是这一次海运如此顺利的前提下,更让朝廷少了对海运的担忧。”

“我看,这谭大人的担忧,其实反倒是好事。”

康不怠这番话,已经说的足以掉脑袋了。

也就是在刘钰面前,显然说的是昭然若揭了。

对这种可怕的想法,刘钰也不是太在意。

当初在皇帝面前,他心里也有那么一瞬间,生出来“盼着”黄河大灾,改道北上,天灾断绝漕运,让朝廷别无选择,只能改海运、治黄淮的可怕想法。

他和康不怠的想法也差不多,无非一个在等天灾,一个在等人乱。

对朝廷的判断,都觉得得像推磨赶驴一样,抽朝廷一鞭子,朝廷往前挪一步。

只是康不怠看重的,还是海军的地位。

认为淮上要是出了事,海军就成为朝廷控制南方的重要力量和总要同道,到时候一手组建海军的刘钰,也必安稳,才能说话更有分量。

康不怠也没觉得自己说的太过分,淮上可能的灾祸,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又不是他引发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