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主战者皆国贼也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自弃三窟,将军却可为其留之。此人虽不通圣言,却有实干之才,吾等儒者不能及也。”

德川吉宗摇头道:“他很有才能,但他解决不了日本的困境。因为他解决的方法,必然血流成河。旁有唐国虎视,他的路,走不通的。”

荻生北溪一时间没明白过来德川吉宗的意思,德川吉宗也不解释,摇头不语。

心里却想,日本的事,刘钰可以解决,也很简单。

就像是土佐一样,就以练兵而言,若各藩武士为正兵,他所编练者,可以用农、工、商为主,可称奇兵。

用奇兵而不用正兵,巩固藩政,四周无人可敌。

均田减赋、废藩而效始皇立郡县、选以科举、学以三代之学校,选贤任能,废黜武士之俸,必可成事。

幕府将军可以带头,造武家制度的反吗?

暂不想这个问题,就算真这么搞,必要血流成河。

而大顺就在旁边,怎么可能会放任日本搞成?怎么可能不趁着血流成河的时候,出兵再战?到时候各大强藩,必要奉大顺为正朔,请大顺出兵,大顺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最激进的办法,到了这一步,有大顺在旁边盯着,已经无法用了。

只能延续旧有的体制,修修补补,维系稳定,看看能不能找出不用血流成河的办法。

而德川吉宗凭借刘钰在土佐做事的风格,猜想到了刘钰的办法。

幕府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修补匠,而不是一个砸了旧船造新船的造船师。

因为在砸船的时候,在旁边的大顺会趁机把砸碎的木料都烧掉。

就算他有本事,真的能力抗大顺与西南诸藩的联军干涉吗?显然不可能。

德川吉宗心里这样想着,也不断地告诫自己,万万不可过于激进,只能一步步的来,否则必完。

收起了关于未来的思索,德川吉宗又让荻生北溪继续完成那封信的最后部分。

挑唆完刘钰和皇帝的关系,在信的最后,便说幕府这边,会效土木堡故事。

再立新君,死战到底,江户不灭,誓不服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