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中)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依靠海军封锁本地治里,集中兵力,对可能来救援本地治理的法军进行打击。

历史上,本来占据优势、一举攻破了马德拉斯的杜普莱克斯,遭受了他的“老朋友”刘钰的阴险算计。

早早埋伏下的乔治·安森在舰队,成为了扭转胜负的关键。

而这期间,大顺的表现,却让法国人无可指摘。

大顺该帮的也帮了、该做的也做了,当初也派出了舰队威慑英国人了,还租借了两艘巡航舰、贴心了配备了威海的法国教官直接开船。

而且大顺早早就表明了态度:对荷宣战,但不会对英宣战。

法国人也能理解大顺的决定,对荷宣战是为了大顺自己的利益,对英宣战那就纯粹帮法国了。该做的情分已经到了,法国当然也想不到大顺早早就在英西詹金斯耳朵战争的时候就预谋下了英国吕宋舰队这副牌,如今对大顺依旧是充满了感激。

面对本地治里被围的状况,杜普莱克斯想到的也是大顺。派人悄悄出城,去一趟锡兰,希望大顺出面,给调解调解,让英国撤军。

…………

印度这边,法国被坑的不轻的时候。

北美,法国也在经历着一场特殊的战争,而起被坑的更惨。

法国人、英国人,称这场战争为“人参战争”。

自从葡萄牙人去了东南亚、占了澳门,开始与中国展开贸易。

有一个问题,就始终萦绕在欧洲商人的头顶。

中国不是那些美洲非洲的土著,拿个破玻璃球就能换一堆金银象牙。

中国的手工业很发达,发达到中国最受欢迎的进口“货物”,不是别的,是银锭、银元、银币。

呢绒在中国真的很难卖。

剩下的特色货物,要么被荷兰人垄断的香料。

要么,就是市场有限。比如洋红染料,这种仙人掌上生长的小虫子做的染料,在大顺确实很受欢迎,但西班牙人控制着大部,而且也确实卖不了太多。

从明朝开始就萦绕在欧洲商人头顶的事,在几年前终于迎来了转机。

北美殖民地的人,忽然发现,傻乎乎地又纺又织,费劲吧啦地运到中国也赚不到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