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大面积种植罂粟,用于抵抗英国的鸦片。武力无法确保海关自主权,则用本国货驱赶外国货,什么时候英国鸦片无利可图、无法竞争过本土鸦片、从而导致在印度的鸦片种植业破产了,什么时候中国再全面禁绝鸦片】
管不了洋人,还管不了百姓吗?洋人管不得,那就让洋人自觉无利可图退出去,再整治本国的鸦片,更容易一点。
但是,这个办法……只能用于鸦片,无法用于棉布、瓷器之类的东西。
鸦片如果只看其商品属性,使得这玩意种起来,并不比种苞米、种麦子难多少。只要放开了,理论上确实是可以驱逐洋货的,不但理论上如此,现实也确实做到了。
只不过只做了第一步,第二步没做……
但棉布不一样,或者说,工业品不一样。
这个办法,等同于“保持对外贸易的前提下”的解决办法——晚清是被动的保持鸦片贸易,因为敢关门就要挨打。
所以这个办法的本质,就是在保持继续对外贸易的前提下,让本国商品的价格低于外国,从而迫使外国主动退出。
也所以这个办法只能用在鸦片之类的东西上,不能用在工业品上。
敌人的倾销,会导致本国的工场破产,是不可能在竞争之下存活下来的。
如果英国真能把棉布的价格质量,搞得和后来晚晴北洋本土种鸦片那样的相对质量和成本,是可行的。
但如果能搞成这样,那还紧张什么呢?棉布又不是鸦片有危害,可劲儿搞啊。
但英国人看着棉布质量和价格的巨大差异,心里是有数的。
历史上蒸汽机1776年发明,百年后的1876年机织布的依旧无法彻底打败手工业土布。
甚至于伴随着二鸦结束,印度棉纱大规模进入中国、解决了纺纱纺线“效率”问题后,还迎来了一波本土布的回光返照,达到了5.78亿匹的旧时代最高产能。
这个办法行不通,或者说保持对外进口贸易这个前提的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选第二种方法了。
第二种,是正统做法。
暴力机器。
确保海关自主权,加关税保护。
舰队能决胜于远洋,那就决胜于远洋。
舰队无法决胜远洋,那就退守海关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