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二章 近代的门槛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制造廉价劳动力。

鼓吹遥远殖民区的“债务契约长工”合理。

坚决打击士大夫“米贱伤农”的正义诉求。

做的多,说的也多,平日就不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时候面对这些应该被动员的力量,说一些听起来极具侵略性的“后事安排”,竟是出奇的和谐。

他引诱着这些人说出了各自的诉求,当然,对国内的事,他们也不敢提。

而这些人的诉求,总结起来,大致就是:

取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馆和贸易权。

占据印度。

毁灭印度的棉纺织业,由印度提供棉花。

加大对欧洲和北美的走私。

打开欧洲关税。

朝廷出海军舰队,出访波斯,签订贸易协定,挤走欧洲人。

日本国扩大贸易,加深开埠。

坚决打击南洋的海盗,一个不留。

收回澳门,彻底驱赶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力量,顺便攻打莫桑比克,占据黄金产区和象牙贸易。

和西班牙签订协定,允许在南美贸易,并且愿意支付给西班牙合适的特权贸易费。

大体上,他们的诉求,和对这些诉求表现出的热情、以及隐含的如果朝廷愿意这么干他们愿意出钱的心态,与大顺既定的外交和战略方针,基本一致。

庙算的敌对目标,定的就是英国和葡萄牙。

剩下的,无论是罗刹、法国,在大方向上也没有极大矛盾。

即便有些不一致的地方,也都是些小矛盾。

比如鲸海公司希望,对法国的毛皮,征收重关税,因为法国的北美毛皮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如果他们能从山西人手里,把西伯利亚毛皮抢到手,那肯定是恨不得对法国的毛皮加200%的关税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