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攻防心理(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对南方种植园产业而言,我有整个欧洲当市场多好?我凭啥只能卖给英国?烟草、棉花、橄榄、牛马、靛草……这些东西,谁不要?大顺的特长是卖手工业品,他们可冲击不到这些原材料。我能卖高价,买更便宜的棉布瓷器丝绸奢侈品,我为啥不拥抱自由贸易?

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鉴于大顺这几年走私的过于猖獗,冲击忒大,他们越发体会到,航海条例和重商主义,是保护他们的——有得有失,相对于英国的吃点肉自己啃骨头,没有大顺走私的时候自然不满,可如今大顺这帮人能把棉布卖成这个价,这他妈是让他们连骨头都啃不着啊。

除了这些典型的产业导致的经济基础对亲英、反英、亲自由贸易、反重商主义的典型外。

还有另一部分人,则是一种……怎么说呢,算的上是“商业资产阶级无祖国”的典型代表。

比如走私贩子。

其典型人物,如集著名的慈善家、血腥的奴隶贩子、伟大的商人、无耻的走私贩子、被法国的宗教政策迫害的知名受害者、为敌国海军提供鱼和补给品自由贸易主无国界义者、波士顿法尼尔厅的捐助者、自由摇篮的建造者等等头衔于一身的彼得·法尼尔。

他们这些大商人的态度,其实都挺暧昧的。

怎么说呢,走私贩子,尤其是关系硬的走私贩子,是喜欢高关税和重商主义的。

自由贸易、或者降关税所伤害的,恰恰是走私贩子——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因为茶税降了,正规海关茶比走私茶便宜了,所以才要倾茶。

所以,走私贩子支持自由贸易吗?

显然,他们其实并不支持。

他们嘴上,百分之支持自由贸易。

比如,彼得·法尼尔被英国缉私船抓住的时候,他正在为和和北美殖民地开战的法国军舰,提供饮水酒和鱼肉。

面对惩罚,他义正辞严:贸易应该是无国界的,这种有缉私部门的政府,都是暴政的体现,所以我没错。

但是……

但是其实他并不支持自由贸易,因为他发家主要是干一本万利的走私买卖,如果自由贸易了,走私还赚个锤子?

为什么这些年走私好干?

因为英法西整天干仗,英国根本没精力去管这些走私贩子。

也因为,英国和法国西班牙的竞争,需要殖民地的支持,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真的管。

这个事,在历史上的七年战争中,是很出名的:法国被英国封锁地区的补给,都是北美走私贩子运去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