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攻防心理(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北美走私贩子能越过封锁区拿的通行证,是花钱从英国官员手里买的。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再比如,这年月,加勒比又没有蒸汽机,法国那些种甘蔗的岛,急需牛马。

榨甘蔗得用牛马,否则甘蔗是不能自己变成糖汁的。热带岛屿肯定不如北美大陆养这玩意儿方便,走私大为有利可图。

封锁的越厉害,卖价就越高,赚的就越多。

再比如,给交战国的军舰,卖补给品,那都是现金白银交易的,至少是150%的利润。

故而,至少在战争期间、在大顺真正要谈的价码说出来之前、或者说图穷匕见之前。

十三州的这些因为战争、封锁、重商主义、航海条例而大发其财的走私贩子们,态度自然很明确:打!使劲儿打!打他十年二十年才好呢!为什么不打?

打,意味着缉私力量薄弱,到处是漏洞。

打,因为着英国得怀柔,抓到了也不敢重罚,不然害怕北美殖民地被这些“大慈善家”的不公正待遇的几篇小作文,弄得造反。

如果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如果承认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如果承认北美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爱国、不爱国、民族、非民族,而是经济问题、产业问题、生产力发展后的市场问题、产业链想要升级的问题、被“北欧”工业品冲击的问题等等……

那么,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此时英国政府认可的最忠诚的北美英国人,即便怀揣着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想要做的事,注定是徒劳的。

即便他曾对民族热爱到要把德国“乡巴佬”都从北美赶走。

即便他对英国大败法军占领路易斯堡热泪盈眶地认为“伟大的祖国在北美,拥有着伟大和稳定的未来”。

即便他真心地希望,英国传统的宪制,能够在国王拥有主权而地方自治的情况下,让英国真正伟大。

但是……

世界是物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设想的诸多想法,依靠的,还是所谓的“英国的传统”、“对本民族荣光的热泪盈眶”、“好国王”等等这些东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