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不是大顺,法国有非常大的欧陆陆战压力,法国不会像大顺一样撒了欢一般在海上折腾。
所以,汉诺威问题,只要法国获胜,那肯定不会退让。
必定会让英国滚蛋,让“神罗的人决定神罗的事”,而神罗的人决定神罗的事,也就意味着法国可以当“裁判”,今儿打普鲁士、明儿打奥地利,神罗要是把脑浆子打出来,法国才高兴呢。
汉诺威,在大顺参战、且攻克了直布罗陀的那一刻,聪明点的就该明白,汉诺威留不住,赶紧扔。
乔治三世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利用汉诺威问题做支点,利用利物浦叛乱的这个契机,就可以通过贵族们的恐慌、和之前的反对派也就是爱国者党那群人成为众失之的的机会,名正言顺地扩大常备军、完成坎伯兰公爵当初预想的军改,把军官的升迁等权力收归政府。
这里面,一共三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可以拿来说事。
第一个问题,此时英国打仗,还有相当一部分军队,是黑森雇佣兵。黑森雇佣兵名义上效忠的是汉诺威选侯、帝国大司库,虽然实质上是效忠于钱。
英国的常备军问题,是一个……不能说是英国特色的问题,而是任何一个行政封建的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取消常备军、坚持买官制和团长所有制,是英国“自由”的依仗。
同样的,取消常备军、坚持各藩拥有自己的武装,是日本“自由”的依仗。
取消常备军,放开藩镇,各地自行招募,也是大唐安史之乱后“自由”的依仗。
没啥神奇的。
但英国的问题就出在“黑森雇佣兵”身上。
为啥要用黑森雇佣兵?
首先,因为英国没有大量的常备军。
常备军是被议会坚决反对的,因为贵族们相信自己招募的民兵,不相信政府的常备军。
政府有了常备军,这还了得?
什么叫买官制和团长所有制,是英国“自由”的基础?
这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