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间,隐形的荣誉,因为隐形所以更难获得。
除了这一类比较官方的报道,还类似于《凤凰报》、《观察者》,不那么官方的报道。
[庖丁解牛的刀工,失传的厨艺诈马宴,这些已经不停的炸到人们眼前,但极少有人关注,促成这些神奇的根基是什么。
本报采访了在桃溪路上居住的居民,以及附近开店的店家,得到了一个很神奇的数据。
厨神小店开店快四年,袁州作为主厨都保持着极为稳定的作息,以至于太规律甚至被人称之为圆规。
而特别说明袁主厨每次请假都会是轰动桃溪路的大事,但根据本报调查员的调察,袁主厨请假次数不超过二十次。
而没请假的时间,除了稳定的营业以及作息,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磨炼厨艺、刀工,重复做一件看不到头的事,是非常痛苦的,而就是有一些人,能够坚持下来,成为人们眼中的大师。
天道酬勤这句话在袁主厨身上展现得最为彻底,袁主厨还原了庖丁解牛和诈马宴,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点点的积累。——《凤凰报》]
这两个报刊都是挖掘袁州这个人物本身的事,其实关于袁州刻苦的报道,早就有过许多,只不过凤凰报是总了一个汇总,还采访了桃溪路上的人。
观察者甚至于还找到了对家李立,嗯……没有错,不知道为什么一旦袁州一红,李立就会上报,这就好像被动技能一般。
但李立看得很开,还是很开心的接受了采访,主要是说出了,袁州在西餐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蓉城日报采访了张焱,《发现美食的狗》采访了周世杰,作为两位资深烦袁吹,当然是将袁州夸得是,那是连袁州偷摸看下来,都有点脸红。
“圆规,你的烤全牛会不会单卖?”乌海吃完后一直回味,所以就等早餐结束了过来问的。
“烤全牛需要太多准备和场地,一年一次。”袁州回答。
乌海道:“我们简单点,不用庖丁解牛,就诈马宴。”
袁州摇头:“也不行。”即使不用庖丁解牛,也需要太多准备。
在厨艺上袁州决定的事情,是不会更改的,乌兽知道这一点,就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上午这点时间,袁州去了一波健身房,和胆小者约好的。
说起来胆小壮作为私教,是很专业的,简单来说一个小时的课程,把袁州弄得够呛。
在结束的时候,胆小壮还说,考虑到还要做午餐,就收下留情了。
“收下留情?”袁州第一次觉得这个成语,和他理解的的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