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这番言论过度强调了‘知’的作用。
就算按朱圣臆想的那样。
天理恒在,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不变。
那也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
脑子会了。
手就会了?
手不会就是脑子会的还不够多?
再者,天理恒变,没有永恒的‘知’,。
因此更要强调‘行’的作用。
知行合一,致良知,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良知,以及事物的真理。
而与此同时。
随着这句‘朱圣此言有误’的话落下。
严院长等人有些坐不住了。
目光看向台上的苏长歌,怒意勃发,像是在看儒道异端一般。
朱圣说:性即理,性在心外。
你就说:心即理,心外无物。
朱圣说:凡事知先而后行。
你就说: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不是摆明跟朱圣唱反调,否定朱圣立下的天理学说吗?
而且,虽然不知道你口中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什么意思,但你说朱圣之言有误,那就是异端,就是歪理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