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黄射便于刘俨慢慢熟络起来,到如今二人亦师亦友,结为莫逆之交。
刘俨返家前夕,黄射还热情的拉着刘俨的手,殷勤的说道:“玄之,吾已经把你写的诗词歌赋,派人誊抄送去了襄阳,相信未来荆襄名士之中,必有你一席之地。”
“还有一事,我族叔有一女,如今已经到待嫁年纪,为兄帮你说道说道,到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对于黄射的热情,刘俨也只能苦笑应承。
而这次黄射给县丞赵诚的简牍书信中,就提了他要说媒,把族妹嫁给刘俨。
这也是让看完书信的赵诚,对于刘俨如此热情的原因。
赵诚在竟陵已经干了三年县丞,今年年底能不能再上一格,调到某个县去担任县长,或者县令,说白了就是黄射一句话的事情。
赵诚是江夏平春县人,赵家在平春也算是豪族,但出了平春县,赵家啥也不是。
他当年从襄县主薄,升任竟陵县丞,也是黄射帮他说了一句话。
两人虽然是同窗,但私交也就一般,毕竟二人家世相差太远,赵诚能力也不是特别出众,在黄射眼中自然算不上特别重视的人才。
赵诚也心知肚明,只能每年送上一些孝敬,维持同窗的联系。
这不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每年轮换调任的日子。
今年要是没有人帮他说话,他只能在竟陵继续干他的县丞。
二人稍作寒暄,赵诚便直入主题。
“玄之,驿馆税邮三人被杀一案,郡守黄大人已经知晓,限期一个月破案,如今过去半个月。”
“案情毫无进展,驿馆周围,里外排查过,也没有丝毫痕迹。”
赵诚说到这里,有些为难的道:“这事是县令亲自在督办,吾也不好插手。”
“吾也不瞒你,这案子再过十天,要是还没有进展,作为第一嫌疑人的汝父,必然要被推出去顶罪。”
“当然,如今有子通兄(黄射字)出面,吾可以去给胡县令打个招呼,换上两名驿卒顶罪。”
“不过,案子未结之前,汝父暂时还不能出狱。”
“但是你放心,吾稍候让仆从,知会一声狱吏,当可照拂汝父,在牢中免受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