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烽火徐州之联军兵临

作者:无名过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红盔叠叠,似铺天盖地的红云。

枪尖闪闪,密麻的长矛徐如林。

长弓处处,光是箭矢就捆成堆。

联军阵中,还有规模庞大的重型投石机、甲盾冲城车、飞蝗弩、攀云梯…

一眼望去,头皮发麻。

冀青徐三个老刺史、三路诸侯联合起来,麾下足足有十七万大军。十七万军士聚于城下,听起来不觉得有什么,可当亲眼目睹…

就着实有些骇人了。

而且这十七万联军还不是杂牌军,乃一线正规军、是昔日讨伐董卓的主力。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领将主官智商都在线,不会犯什么依草结营的低级错误,甚至还可谓之谨慎稳重。刚从豫州沛国借道而来的三路联军,并未第一时间展开攻城作战…

而是包围彭城、结营憩息。

该是要养精蓄锐,再发总攻。

辅兵扎营之时,战兵也没闲着,围绕彭城大声谩骂,以求消磨守军斗志。那三家刺史更是派出麾下辩士,跑到城前抑扬顿挫的口伐赵枭。辩士手中讨贼诫文编得有理有据…

听得陈到直皱眉头,却又无可奈何。

那三十来个辩士站位极其考究,再近十步,就入城上机弩射程;再退十步,又会不太清晰。他们站得刚刚好,能直接传入城头。

距离把控的十分专业。

距离专业,辩士们口才也很专业,换着各地乡音、用几十种方言控诉赵枭。骂得那叫一个上头,不时有辩士声泪俱下,仿佛赵枭真是一个罪大恶极之人、该当天打雷劈。

控诉的同时,辩士们还呼吁守军不要执迷不悟、要悬崖勒马,能投降是最好了。

总而言之,就是投降从宽抗拒从严。

若不是守卫彭城的三万甲士皆乃赵枭死忠,怕真是会军心动摇、未战先降。

“冀州刺,韩馥有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