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贾亮正襟危坐,第一次距离文昌帝这么近。
文昌帝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财政,国朝的财政状况如何改善,如何将国库弄的丰盈起来。
“加税这一点就不必说了,朕不是昏君,知道如今百姓已经不堪重负,再加税的话,天下大乱已经不远了。”
文昌帝率先堵死了这条路:“朕看你于商贾一道颇具才敢,短短的时间之内聚集大笔财富,顷刻间又散去,此举深合朕意。
“你大胆说之,如若有理,朕保你一个富贵前程!”
我说个屁啊,说的越多估计死的越快,到时候你不会保我...贾亮心里吐槽。
他没想到文昌帝要问这个,他更是没想到文昌帝会问他。
鼓捣杏林社,成立党派自保,这一点已经初见功效,这和贾亮花钱花的狠有很大关系。
钱花的多了,自然需要大力赚钱。
“你这是急病乱投医了啊,看来朝廷的财政比我想象的问题还要大。
“原本以为周正国他们还有法子,如今看来他们出的主意要么是馊主意,要么就是文昌帝不满意,否者文昌帝不会如此着急。
“但这个主意确实不好出啊,我想周正国这些老狐狸不是没有主意,而是不愿意或者不敢出。”
贾亮低着头,做思考状,脑海种念头电转,而文昌帝父子三人也没有催促。
其实在贾亮看来,解决大明财政的问题很简单,吃大户就行。
大明不是没有钱,而是很有钱,大户一个个富得流油还不思进取,个个如豺狼一般妄图将产业弄的再大一些。
他们的钱财从哪来?
经商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吸血,两头吸血,对上组成帮派,依附或者培养国家官员,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吸国家的血;对下盘剥下一个阶层,吸百姓的血。
什么齐党、浙党、楚党等等党派,背后都是各地大户。
什么穷文富武,这个年月间,有钱人读书更容易出头,久而久之朝廷便被把控住。
这些党派平时互相攻坚,但一旦有事关他们根本利益的问题出现,保证立马会齐心协力,将威胁撕得粉碎。
贾亮很清楚,历来的改革派少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