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商税,提都不能提!
但若是不提这个办法,眼前这一关怎么过?
不回答这个问题,更加不妥了,贾亮相信,如果这一关没有好好过,不说文昌帝以后如何,他的两个儿子会立马停止拉拢。
大好局面付之东流,在杏林社没有成长起来的现在,那些敌人会立马跳出来痛打落水狗。
怎么办?
两难的局面,贾亮思索片刻,终究还是让他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陛下,此事简单。”
贾亮开始对答,沉声道:“其实我朝不是没钱,而是十分有钱,这一点臣深有体会,就拿臣最近的营生来说,无论是香水还是面膜,或者是冰激凌,哪一样都是造价昂贵价值不菲的东西,但购买的人却趋之若鹜...”
首先定下基调,帝国不是没钱,而是十分有钱,钱都在少部分人掌控之中。
“我朝商贾、大户都有钱。但本本分分做生意的人多,投机取巧上下盘剥、偷税漏税的人也多。”
打击面放小一点,树敌不多,拉拢大部分人,打击小部分人,这是贾亮的策略:“就拿臣来说,臣的营生都是本本分分、足额去交税,户部有档案可查,但即便是这样,臣也被勒索过,还有,给臣供货的商家以次充好,让臣亏了不少银子...”
没有什么大道理,贾亮说的不像是奏对,而是像单纯的述说自己的遭遇。
他说的这些都是文昌帝知晓的,例如夏守忠勒索贾亮,例如夏家的花卉等等。
但这些与增加国家税收有什么关系?
文昌帝父子三人瞠目结舌的看着贾亮,心说让你说国家大事,你光为自己鸣冤,这是几个意思?
贾亮小心翼翼的避开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说道:“臣以为,要想短时间的充盈国库,就要厘清这些钻空子的人,让他们将漏掉的赋税补起来,不仅要补,还要罚没所得,甚至是罚款。
“除此以外,酷吏猛于虎,这类人更加可恨...”
不说增加商税,我说补税罚款总可以了吧?
不动高官,让那些喝血的小官吏倒霉,总要强些吧,哪怕这些官吏上头都有人,但两全想害取其轻也。
这便是贾亮不是主意的主意,如果文昌帝能够采纳,他都能预想道满大街红袖章的情景了。
“这...这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