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朱棣本人的愿望来讲,他是希望儿子们都是文武兼备。
但是由于经历和性格不同,他的儿子们接受的是不同类型的教育。
朱棣偏爱好武的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并常带朱高煦他征战,在战斗中培养了朱高煦与朱高燧的勇敢好斗。
因此,这样的儿子跑来折腾自己。
朱棣也就没什么奇怪的。
朱高煦自认为方方面面都比朱高炽强,可是他偏偏是老二。
大哥不死,他永远没有机会当老大。
面对朱棣的不耐烦,朱高煦有些受打击,母后偏爱大哥,自己燕王府时唯一当朋友的成渊也帮大哥。
如今有个好侄子,自己父皇也越来越不待见自己。
这对朱高煦来说,他受不了。
今日他就要将宝钞改制的事劝说成功,让成渊看看,他也不比大哥差。
金幼孜几人看着殿内两个几乎身影一模一样的人,都低着头。
朱高煦与朱棣不仅在容貌上像。
而且性格上都很有相像之处。
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朱高煦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又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中多次救朱棣于危难水火。
朱棣也非常器重他,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还是很有希望当太子的。
这种认可,让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今天,朱高煦就想用自己多年来的出生入死向父亲讨一份人情。
面对朱高煦的讨人情,朱棣开始疑惑起来。
自己儿子什么德行,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