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修建时要从龙陵县经过,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龙陵县境内的怒江上有座惠通桥。
可缩短到腊戍的里程、节省时间、减少工程量。
滇缅公路修通后,惠通桥成了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桥梁,多次被日机轰炸。
远征军战败撤退,五十五师团以装甲车为先导,百余辆汽车载兵组成快速纵队,沿滇缅公路挺进滇西,
3日攻占畹町、芒市,4日占领龙陵,5日到达惠通桥西岸。
日军师团的闪电行动,使重庆方面十分惊慌。
如日军从惠通桥渡过怒江,十日可进军昆名,国府难有有力的抵抗。
占领昆名后,可经下关取西昌,成都指日可下,重庆难保。
日军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并切断滇缅公路后,美国开始通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
从印度往昆名巫家坝等儿处机场运送抗战物资,再从昆名运往四川等地。
如果日军控制怒江东岸并占领昆名,那么美国援助的战略物资就再无法抵达华夏。
所以说,保住昆名就保住了驼峰航线这唯一的大动脉。
昆名失,则意味着一切国际补给线都被切断。
国府控制下的军火物资弹药生产能力杯水车薪,库存一旦消耗殆尽,华夏会因完全失去外援而失守。
日军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推进“南进政策”,移军印度。
占领印度后再向西推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因为占领仰光后日军就声言过将与德军在中东会师,而这时德军隆美尔军团已从利比亚攻入埃及。
这样,整个二战的形势极有可能就不是现有史书所记载的情况了。
所以,必须不惜代价阻敌于惠通桥西岸。
这是改变历史的一场战斗。
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炸毁惠通桥成为阻敌于怒江西岸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