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些原本在给海军生产物资的工厂中工作的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约四千五百名九州飞机制造公司的工人受到了征召,占到全厂雇员的一半。
并且陆军和海军似乎都很乐于让它们的供应厂家,生产用途相同但却形状各异的产品。
即使是生产一个螺钉,陆军可能要造成左旋的,而海军则要造成右旋的来表示与其不同。
到了1943年底,日本的工业已经极度混乱。
就在中途岛战役后不久,海军少将高木础吉大胆地向海军军令部提出:
「日本胜利的唯一希望,就在于陆军和海军在一个最高指挥部之下采取联合行动。」
但这记警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那之后,海陆两军仍一无既往,拒绝进行任何实际的合作。
以至于在得知阿留申群岛的大败后,裕仁天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
他非常天真地问他的侍卫官:「难道海军和陆军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摩擦的话,我们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至少裕仁的这个结论是绝对正确的。
由于陆军和海军之间龃龉不断,兵力不足、军备贵乏的「大日本帝国」,无可挽回地逐渐滑上了通向失败的不归之路。
石井芸江大左没有一双看透未来的眼睛,但就目前日本海陆军刻在骨子里的矛盾,他对此行并不积极。
陆军求到了他们海军头上,小样儿不拿捏死你,爷就不是海军人。
战争的硝烟味,乘着东风吹到了仰光。
有钱的富户、聪明人都已经在往外逃了,原来繁华的街道也变得十分萧瑟,少数几个行人步履匆匆。
在仰光逗留了两个多月的石井芸江,对此还有点不太习惯。
「陆军那些混蛋,一败再败,繁华的城市都要被他们拖累变成战场了。」
消磨了一个多小时,意兴阑珊的石井芸江坐车来到了十五军司令部。
让陆军那些马鹿等他一个小时,就当是下马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