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炮弹爆炸造成的眩晕中回过神来,日军前锋已经接近阵地不足百米,正在举着装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尔发起冲锋。
阵地上有人大喊着让机枪手压制,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三挺捷克式轻机枪,配合组成了一个火力网。
迅速的展开压制,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遏制敌人进攻步伐的作用。
喘口气的机会,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日军进攻中的老兵掷弹筒手,并未跟随之前的步枪兵冲锋,他们早有准备地架设起了掷弹筒,就等着敌人机枪手的暴露。
火力点一露头,掷弹筒就开始轰。
第一发落下未必准,往往第二发,最多第三发榴弹,机枪阵地不转移必死无疑。
所采用的是一种二发夹叉的技术,经验丰富的老鬼子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
跟日军多次打交道的第二百师将士,深深知道敌人的能力,第一发榴弹落在身边儿不远处,机枪手马上转移阵地。
这样不是没有损失吗?
的确机枪手转移了没损失,可随着机枪手转移缺乏火力压制,日军的步兵冲上阵地来。
如若不想放弃阵地,就豁出小命来拼刺刀,把小鬼子再赶下阵地去。
“弟兄们,都是两个肩膀扛一個脑袋,爷爷不比他们差,跟小鬼子拼了!”
“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干死狗日的小鬼子!”
战士们爆发出血勇之气,一副豁出去的拼命劲,端起装了刺刀的步枪,跟冲上来的日军刀刀见红。
虽然平日里刺刀训练的技巧不差,但是长久以来的饥饿,使得将士们的气力不足,跟小鬼子刺刀战免不了落入下风。
喊杀声充斥在战场,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地上横七竖八地散落了许多具尸体。
即使已经阵亡过半了,守在此处的百来名将士,仍然不肯放弃阵地撤退。
攻上来的日军,见此不由得心生恐惧。
敌人的死战不退,唤起了他们在同古和曼德勒的回忆,只要是遇上了番号第二百师的华夏军队,战斗便是不死不休。
最后获胜了攻占了阵地,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