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长,增援部队从后面上来了。”
久战不下,撤退是不可能的,趁着偷袭的机会好不容易打上去,绝不能放弃。
后面的日军选择了增加兵力,一个中队的兵力正在迅速赶来。
日军决定要打穿这道阵地,起到震慑的作用,击溃敌人的抵抗之心。
阵地上,日军中队长说了一句援军来了,说着为了天皇,为了帝国一类的鼓舞人心的话,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鼓起勇气的日本兵,口中喊道“板载”,端着刺刀迈着八字步继续展开冲锋刺杀。
高吉人率领着能动的坦克,及部分执行步坦协同任务的步兵,偷偷的迂回到了战场侧翼的丛林里。
“长官,又一个中队发起进攻了,加上他们正在迂回牵制我军侧翼的一个中队,敌人已经动用了三个步兵中队,手上没多少兵力了。”团参谋放下望远镜提醒道。
正常一个步兵大队的编制,是由三个步兵中队加一个重机枪中队组成。
有时是有四个步兵中队。
即使料敌从宽,按最高标准算,敌人手中未投入战斗的预备队也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加上大队直属部队以及重机枪中队的部分人员。
总人数应当在二百到三百之间,不是很多了。
敌人的兵力被牵制,此时发起进攻时机刚刚好。
最好是一举摧毁敌指挥部,次之是击溃敌人,使得敌人短时间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还没有联系上师座吗?”高吉人放下望远镜问道。
参谋回答说:“还没有,不过按照两个小时前发来的电报,他们距此已经不远了,最多是一两个小时的路程。”
他们派出了传令兵背负电台,绕过日军的营地,去接洽联系车队。
假使能够得到配合,车队中的十五辆装甲车从后偷袭日军,此战胜利的把握能多三分。
等不上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战机稍纵即逝。
高吉人相信以麾下的十六辆坦克,再有两个连的步兵协同作战,击溃同等数量的日军是手拿把攥。
“日军一名大队长应当是个少佐,那么此人的人头就先收下了。为师座的归来送上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