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球突然问道:“为什么叫豆腐?”
吴咏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豆腐为什么叫豆腐,只得随口说道:“因为这吃食放的时间较长了,容易长毛菌,因而被人们取名为豆腐。”
说到这,吴咏又想起后世人对豆腐的评价。
如果说豆腐的发明足够偶然,那么豆腐衍生品的出现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了。
有道是:人间美味,豆腐花。豆花之美味,喝过的人无不赞叹!
其次豆腐皮是用未经成型的豆腐压制而成的薄皮,性平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消痰的功效。
还有豆腐乳用小块的豆腐做坯,经发酵腌制而成,有“东方奶酪”之称。
腐竹是豆浆加热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取出后干燥即可,也叫“油皮”,色泽黄白油光透亮。
豆腐经盐水腌制后而成豆腐干,再让回香、花椒、大料等调味品的加入既香又鲜,有“素火腿”之称。
豆腐传到北方经冷冻后再解冻就得到冻豆腐,因其更容易入味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更不要说还有油炸过的豆泡,机器加工出来的蛋白肉,都是令人称赞的豆制品。
而后世各菜系中,都会有一两道拿得出手的豆腐菜,而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饮食的食物莫过于豆腐了。
想到这些,吴咏哈哈一笑,说:“今日小子就让府君大人见识一下这豆食的美味!”
他打算一会先将豆腐、豆皮和豆花做出来。
于是他得了陈球的命令,先让人将过滤好的豆浆拿到厨房煮沸,又找厨娘要了大块的盐巴制作卤水。
吴咏只打算用石膏水点豆腐,做些豆花,其他的豆腐和豆皮都用卤水做。
因为卤水豆腐的口感偏于绵韧,吃起来感觉比较硬,含水量较少,卤水豆腐吃起来有豆香味,颜色看上去白中略偏黄,质地比较粗老,俗称“老豆腐”、“北豆腐”;
而石膏豆腐的口感较细嫩,也比较光滑,比卤水豆腐要软嫩许多,但豆香味比较淡,含水量多,从颜色上来看,石膏豆腐色泽洁白,比卤水豆腐要白一些,俗称“嫩豆腐”、“南豆腐”。
卤水豆腐豆香浓郁、筋道有嚼头,适合用于煎、炸、酿以及制馅等;而石膏豆腐豆香味淡、切和翻炒时易碎,适合用于做拌、烩、烧、制作汤、羹菜肴。
豆花最是简单,煮熟的豆浆,兑上少许石膏水,不停搅拌,不大一会,雪白的豆花就做好了。
吴咏盛出四碗,又找厨娘要了一些鸡汤浇进去,少许葱花,少许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