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寿膏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吏治是件大事。

地方官都要回避本籍,不是本地人。而官员有什么政令,终究是要倚靠吏役才能执行下去。那斗升吏役都是本乡本土之人,往往与豪族大姓互相勾结把持地方。故而,吏虽位卑,却影响深远。

元涧,这可轻忽不得……”

张涵沉吟了一下。吏治已是老问题了。他有心将回避制度扩展到郡县之属官佐吏,又担心地方官任用私人,沆瀣一气。而且,一旦回避了本籍,选拔任用又是个问题――没有人愿意去北方苦寒之地任职。目前,选拔官员都困难重重。若要选拔属吏,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正踌躇着,忽见侍曹张重在门外窥探,张涵不由笑问道:

“伯谨,有什么事嘛?”

“主公,昭康侯到了。”

张重躬身施礼,朗声说道。

张重是张奂的长子,文采不错,是将门后代中少有的文官。他办事严谨守礼,接人待物很有分寸。张涵颇为喜欢他,任之为丞相府侍曹,主管通报事宜,权位不高,却很得张涵信重。

“哦,元化先生到啦……元溪,和我一起去接一下吧!”

张涵回过头来,笑着招呼张涧。

“元化先生到了,自然要去接一下的……”

张涧没有丝毫不快。笑着站起身来。

时至今日,张涵已位及人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是天下第一人。依然被他称之为“先生”而不直呼表字地,只有郑玄、岑?、卢植等寥寥几人,华佗也是这极少数之一。

在历次疫病和移民中,华佗在牛山医园培养出的大批弟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数人因此而获救。张涵也无虑爆发大规模疫病,得以引进了大批流民。同时,牛山医园还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军医。在张涵的军中,轻伤者都会迅速痊愈,重伤者治愈率也能维持在七成左右。如此种种。华佗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华佗一直守在青州。张昭年事已高,张涵不能守在膝前尽孝,却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听说华佗擅长养生之道,特地派他到石岛常驻。华佗这人不太安分,不愿意守在石岛张家庄园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过后,华佗就令自己的得意弟子吴普和樊阿留在石岛。自己则巡行青州各地治病救人。只是每三个月回庄一次,检查张昭等人地身体。

张涵自希望华佗能守在庄中,但华佗却是不肯屈从。无奈之下,张涵只好派从人护持。每欲前往一地。必先与驿站、官府通消息,以备万一。

华佗如此行事。张涵难免不喜,心里却也高看他一眼。天子东归。张涵封赏群臣。封侯者不到二十人,其中张涵自己的部属便更少了。华佗却得居其一,为昭康侯,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原因眼下,华佗虽然常行在青州东部,却依然兼着医园祭酒、太医令。不过,主要工作都是副手在做――医园是太医博士张机,太医院是太医丞孙良栋。

值得一提的是。牛山医园与二大学乡、法学园并列,同样被列为最高学府。然而。与华佗的誉满青冀截然相反,牛山医园则创下了“鬼园”之赫赫恶名――华佗终究没能抵挡住诱惑,在几年前开始通过遗体解剖来研究人体结构。结果,消息传出之后,时人不愿意非议薄华佗,却把矛头对准了医园。人们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意义,可终是难以接受。顺理成章,牛山医园便成了不少鬼故事地发生地。

……

“丞相事务繁忙,何必这样多礼,这让老朽如何担当的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