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踏雪入太行(大章求票!)

作者:独孤赏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工业能力的排名中,这两项指标占有很大的比例。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我们还就钢铁产量,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现在江苏徐州和江西萍乡是淮海军的两大产煤基地,萍乡的煤矿还在起步阶段,徐州的煤矿已经走上正轨了。

另外这里也是淮海军的主要的钢铁产区。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铸造厂,大型机械制造厂。淮·克集团的第一个铁路机车制造厂也建在这里。

船队继续前进,董书恒远远地看到一个钢架铁路桥横跨运河。

这座桥上通过的是连接徐州和海州的铁路,徐州的产的煤矿和铁矿可以通过铁路运到海州,直接到达海边的港口。

该铁路在海州有一条支线直通港口。

在淮海军的铁路体系中,徐海段较早完工通车。

从徐州往南,这条铁路延伸到凤阳府,也就是后世蚌埠的所在地,然后到达庐州,接着往东南直达浦口。

从海州往南到盐城、大丰、东台、高邮、扬州浦口。整条铁路绕着江苏安徽转了一圈。

董书恒想在长江上建造铁路桥的设想还在设想阶段。

目前实施起来还有困难。

现在淮海军在铁路建设上只能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要是董书恒没有记错的话,前世再过一百年,才在武汉出现第一座跨江大桥。

过了徐州就到了山东境内,在山东靠近运河的地方是淮海军的天下,当地虽然还是清廷的官员。

但是在桂中行的运作下,靠近运河的城市,基本上是青帮的地盘,当地的官府基本上不敢过问运河之事。

淮海军的运河水师正常巡视这里,当地官府只当视而不见。

谁都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爱管闲事的人,出门之后容易遇到厄运,不是淹死就是被马车撞死。

一进入山东的地界,明显的就能够看出差距。

从运河两岸的村子里的房子就能够看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