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名与实

作者:望舒慕羲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放弃盐引、盐纲制度,让小商人入场。

一张票,多少盐,写的清清楚楚。

买了票之后,只要是淮北盐区的销售范围,都可以销售。

理论上,这样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就可以解决诸多问题了。

然而,作为这些大承包商、总承包商,怕的就是这么搞。

这么一搞,他们的垄断权直接没有了。

现在吴敬梓给出的思路,是不要明着对抗,而是要往“票盐之名、纲盐之实”路子上走,顿时给郑玉绪提供了思路。

作为大盐商,有的是资本,难道买不起盐票吗?

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买不起,而在于别人也能买了。

所以,是不是有一种办法,可以既采取票盐法、又能从财产上制定一个范围不准那些小额资本的商人入场呢?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是,该怎么做呢?

吴敬梓见郑玉绪还在思索,又道:“郑兄可明白,朝廷为何要改盐政?”

“根源在哪?所求者何?”

“为百姓乎?”

“为盐税乎?”

这是个根本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没法回答的问题。

明明知道,但难道说,朝廷根本不是为了百姓才改革的?

盐政改革是因为什么?

按照政治正确的口号,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百姓。

这是政治正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